“十三五”,我们这样走过|云南牢牢守住8768万亩耕地保护红线
发布时间:
2020-12-18
i自然全媒体 2020年12月18日
12月15日,记者从云南省“回眸‘十三五’ 奋进彩云南”系列新闻发布会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题发布会上获悉,云南省严格耕地保护,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,牢牢守住了8768万亩耕地保护红线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自然资源部门严格耕地保护,全面落实“藏粮于地”战略,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,有效支撑了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土地整治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途径,增加耕地数量,提高耕地质量,全省共补充耕地55.48万亩,其中水田15.96万亩,落实“占一补一、占优补优、占水田补水田”耕地占补平衡要求,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同时,牢牢守住了云南省8768万亩耕地保护红线。 2016-2018年间,云南省以实施“兴地睦边”农田整治重大工程、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为抓手,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21万亩,所完成的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了上图入库。 今年9月,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调整辅助设施用地比例和面积,同时严禁以设施农业用地名义进行非农业建设,严防农地“非农化”、粮地“非粮化”。截至10月底,全省共使用设施农业用地11316宗、面积2087万亩,其中生猪养殖用地4082宗、面积5.28万亩,有效促进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。 通过实施增减挂钩,云南省保障了103.55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安置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8.33万亩;通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流转,共筹集资金361.2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和农业产业发展;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村庄历史文化风貌的前提下,安排专项资金30.15亿元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,拟新增耕地18.82万亩,其中高标准农田0.78万亩。
相关新闻